从洛阳返京,途经安阳,在这里住了两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不愧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的故乡。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句。来到古城安阳最值得参观就是殷墟了。
殷墟,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商王朝立国后曾5次迁其都,安阳殷墟为商王盘庚所迁,系商王朝最后一个都邑。殷墟分为宫殿宗庙区和王陵区,这里是宫殿宗庙区,参观完宗庙区之后可以在门口坐中巴车到达王陵区。
首先来到殷墟博物馆参观,是国内唯一一家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这里都是实物展出。商文化可划分为早、中、晚三大阶段,晚商文化仍然占据着今天的河南全境以及山东、河北大部分地区。盘庚迁殷以后,社会秩序获得稳定,生活在都邑的居民安居乐业,国家在政治、礼制、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殷墟布局的特点是“聚族而居,聚族而葬”,即国王和王族成员居住在宫殿宗庙区,其他家族分布在宫殿宗庙区的外围。国王和王室成员有专门的墓地,在洹河北岸的王陵区,而王族的一般成员只能葬在居住地附近;其他家族的生产、生活、居住和埋葬在本族区域内进行。
展示有陶器、骨器、青铜器、玉器、乐器等,此图为陶尊。
商代以海贝为货币,拥有货币象征着拥有财富,殷墟发现的商代墓葬中,海贝成为常见的随葬品。作为货币的海贝,顶部皆磨一小孔,便于穿绳。
殷人通过锯、钻、雕、磨等技术加工兽骨,制成骨质工具、武器或装饰品。
青铜器兵器:铜戈、铜矛、铜镞(箭头),戈、矛分别为勾兵、刺兵,镞用于远射。
此图为一套青铜器的酒具
乐器:上层为铜铙、中层为陶埙
玉日用器和装饰品
年,王懿荣发现可甲骨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可以基本读识的最古老的汉字,就是从殷墟甲骨文开始的。图中甲骨文从右向左为“龙凤”
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在宫殿宗庙区西侧的一座妇好墓,这是年发掘的殷代王室墓,墓圹为竖井型,随葬品分七层埋入,有青铜器、骨器、玉器、宝石器和陶器等,此墓主人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是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武丁临政时,商朝达到最强盛时期。武丁在位59年间,开拓疆土,国是强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称为“武丁中兴”。
坐中巴车来到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马戊大方鼎出土地。在这里相继发掘了13座王陵大墓。在遗址东区有三个展厅可供参观的。
车马器实物是年在殷墟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发掘出土的殷代车马坑超过70座,是墓主人的殉葬品。
祭祀坑:将成批的青少年杀死后集中埋葬,形成眼前令人震撼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在殷墟多次发现,杀人祭祀往往与祖先崇拜有关,随着商王朝的覆灭,这种残忍的习俗被迅速遗弃。
M位于殷墟王陵区东区,闻名遐迩的司马戊大鼎年出土于M,大鼎制作工艺精湛,形制庄重典雅,纹饰繁缛神秘,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墓室底部正中,有一个埋狗(或埋人)的坑,称为“腰坑”,需要殉狗(或殉人),守卫墓主人在阴曹地府不受侵害。埋葬好腰坑的狗(或人)后,即筑椁室。椁室即成,送殡仪仗队护送灵柩下葬,最后,用夯土封筑墓室及墓道,在封筑过程中还要举行祭祀杀人仪式。
此外还参观了袁林(袁世凯的墓地),它沿用了明清皇陵的建筑格局,同时采用了西洋的构筑手法,是我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创举。
天宁寺塔是一座佛塔,塔体为平面八角形,塔身上大下小的优美外观,在全国属首例。
晚上到安阳老街仓巷街走一走,夜景很美,累了坐下点一首歌,听年轻人边弹边唱很是惬意!
古都安阳名不虚传,一座发展中的环境优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