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

作者

小师妹

来源

卡农小世界

前不久,一篇北师大的博士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市臭氧监测及分析中的应用》火了,在大家纷纷惊奇吐槽理解又质疑的同时,我也不禁感叹:原来没有什么是马克思理论不能解决的,如果有,一定是没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此同时,一篇名为《量子力学的建立与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的论文也被翻出: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如果说这两篇论文或多或少有些令我等凡人之辈无法理解的话,那年,陕西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就属于比较接地气的研究了。

小师妹表示单看这个论文标题,哈喇子都要流到衣服上了,那画面太美简直不能想像!

于是网上因为此论文已然炸成了一锅粥,有人认为小题大做,有人认为“接地气”

于是网友们纷纷表示:

这篇博士论文的作者,孙灵霞是一名高校老师,她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

“这篇论文讲的不是一道菜,而是研究传统的酱卤肉制品。”

她说,酱卤肉制品色香味俱全现在很受大家的喜爱,并且相对于快餐类肉制品是非常安全的,我们做这个课题主要研究香料对肉类制品风味的影响,让风味实现可控,产品质量达到一致性和稳定性,以便让传统肉制品走上规模化工业生产。

那么一篇八万字的博士论文究竟要用多少鸡肉做实验才能完成呢?孙灵霞说,自己做实验没有用整鸡,只是用了鸡大腿,数量很大,不过究竟用了多少,自己已经记不清了。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有效,固定选用了广西产的八角茴香,鸡大腿则是由河南的一家企业固定提供,并不是用了很多只鸡!

做实验时将鸡腿卤煮,然后在固定的小区域取样,再通过电子仪器来检测产生风味的物质含量变化情况。

单听她这样说,谁能控制住在实验室飘来的美味啊!

孙灵霞同时也表示,论文主要讲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没有加入八角茴香的卤鸡肉到底有什么区别,通过这种对比来了解风味在卤煮过程中有什么影响,风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卤煮的温度、火力、加热时间,让风味达到可控,对于后面的风味的调控和控制才能起到指导作用。

对此,孙灵霞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郑哲民表示:

“孙灵霞的这篇博士毕业论文是国家课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整个项目的研究对象就是卤肉,其中还有牛肉、猪肉、鸡肉等等,这篇论文主要是针对鸡肉和八角茴香间的相互作用而写的,总体来看,符合博士生毕业论文的要求。”郑哲民说,“博士毕业论文需要严谨的实验,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学是细致的,网友不能将学术理解成普通的‘做饭指南’。

小师妹表示,

认真的人最可爱。

你是否也进行过让人匪夷所思的研究呢?

对于以上的评论和说法,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听说大家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cherry.com/afhhy/1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