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情怀叫ldquo大南门rdqu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

龙游是浙江省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距今已经有年的历史,历史上曾多次为金、衢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龙游还是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一---龙游商帮的诞生地,享有“敢为天下先,行商四海内,富庶在一方”之称。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龙游曾经长达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龙游古城格局的核心构成,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龙游商帮起兴的发源之地,是龙游城市发展的精魂所在。

大南门全景图

自7月19日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指挥部成立以来,各工作小组已紧锣密鼓地开工。目前,大南门历史街区业态策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中期成果已出来,现场考古发掘也正在同步有序进行中,诸如大南门的道路格局、老城门遗迹等大致面貌均已呈现。

  对于此项工作,龙游县领导予以了高度   走进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刘根宏一行从泮池、县衙到小南门,再沿着发掘出的鹅卵石路行至西湖区,实地查看考古发掘施工现场,了解当前考古工作进展情况。座谈会上,文广新局、规划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分别汇报了前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刘根宏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是传承龙游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延续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推进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顺利完成。

  刘根宏强调,考古勘探要再深入,持续进行、纵向发掘,将最有价值和最值得传承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力争早日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方案要再完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广泛听取和吸纳群众、专家等各方意见建议,同时根据考古成果,采取适当措施,及时调整和补充。拆迁范围要再界定,进一步明确目标区域,集中精力做好政策处理,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历史文化要再挖掘,除已发掘的城墙、古井、牌坊、印心亭等遗迹外,加强历史人物的研究,讲好龙游人的故事,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城市底蕴。街区业态要再研究,立足实际理清脉络,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将建筑的形态与商业的业态深度融合。项目推进要再加快,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清主次、精心谋划、密切协作,充分发挥项目指挥部的领导作用和各部门单位的协调作用,形成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助力打造城市靓丽新名片。

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大南门的过去和未来。

古老的大南门

龙游当衢、灵两江之冲,为浙东水陆要区。向时,陆路全凭东门通驷桥联贯东西,水陆则于大南门外形成重要埠头;南门为老城的中轴线,分布着县衙、县学、西湖,是老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我们的大南门考古勘探工作,也正是在此水陆交通要冲进行。根据计划安排,作业区块一分为四:城墙、西湖、县学和县衙。

城墙区块

  

  城墙工作围绕两个重要元素展开——归仁门(大南门)、小南门,发掘面积约平方米。现存小南门城门高约2.65米,城门宽约2.5米;城楼两侧有台阶,为青石板铺砌,每侧各15阶。

城墙区域灶台遗迹

  

  于胜利路南端与环城路交叉口发现归仁门(大南门)遗迹。就现存状况推断,归仁门为单门道城门,门内路由鹅卵石铺砌,城门宽约3.5米。

城墙区域鹅卵石路面

  归仁门以南,清理出鹅卵石路面,长约60米,阔约6.7米。据城墙走势推测,鹅卵石路为城外道路。

西湖区块

  西湖北至俞家巷水井,南至城墙,西至八角井,东接水渠,总发掘面积约1平方米。东面的水渠,东西走向,长约65米,宽约1.8至2.2米,深约1.7米,在与城墙交汇处转暗渠通往灵山江。

县衙区块

  县衙的范围大致西起司巷口,东临清廉路,以胜利路为中轴,左右对称。其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分布谯楼、仪门、戒石亭、正堂、穿堂、后堂、正衙。目前清理出来的区域为最南部主体建筑谯楼、仪门。

牌坊遗址

牌坊构件

  在司巷口以东还发现了古井和牌坊的遗迹,古井在牌坊的西侧。古井直径约0.6米,牌坊遗迹的面积约90平方米,两处遗迹相邻紧挨。

县学区块

  县学现存泮池,泮池的对称轴为县学的中轴线,泮池南边依次为棂星门、万仞宫墙,其北边依次分布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考古发现北接泮池的道路为东西向鹅卵石铺砌,延伸至司巷口,呈丁字路口。

未来的大南门历史街区

规划中的大南门历史街区位于历史上龙游古城的南部,灵山江西岸,与龙游博物馆、民居苑隔江相望,北至太平东路,南至衢龙路,西到柴大巷、城角坊一弄、西湖沿西巷二弄,东接灵山江,规划面积约18.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约4.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约3.3公顷,风貌协调区及环境协调区约11.1公顷。

规划区内现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1处不可移动文物组成,建筑面积约㎡;23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约㎡。其中,县政府旧址地处古城中心,是龙游古县衙遗址,龙游古城的政治中心;县学街周边是龙游古城的文化中心,泮池位于西湖沿路东侧,其北曾有县学宫、凤梧书院等;老电影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承载着几代龙游人的乡土情怀,其南曾有印心亭、九曲长廊、余公祠的西湖园林,是龙游历史名景之一,龙游古城的休闲中心;胜利路原名归仁街,联系街区南北,既是古城重要的空间轴线,又是古城传统商业街,其北对景县衙,其南通达历史上龙游古城的大南门即归仁门,与鸡鸣山、鸡鸣塔隔江相望;朝阳巷、阜宁巷、挑水巷等18条街巷完整呈现了街区历史格局。

(感谢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指挥部、县文广新局提供相关资料)

文字/姚 菲

制作/林 晨

编辑/章承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cherry.com/afhzp/11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