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插在女性角色上的温柔刀苏木的

王宝强,有心了!

《八角笼中》的制作有多用心?

哪怕是演员表,都藏着戳心的细节。

整部影片的女性角色很少,但每一个女性身上,都有故事可讲。

电影中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女性角色,是苏木的姐姐。

她也是全片最受瞩目,出场最多的女性角色。

生于大山,困于大山。

苏木的姐姐比苏木大不了几岁,却因父母外出多年未归,被迫成为家里唯一的大人。

麻绳专挑细处断。

即便她是家里唯一的大人,要肩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却有心无力:她因生产导致大出血,下肢瘫痪,成了一辈子的残疾。

她终日窝在昏暗的土屋里,一扇单薄的门仿佛连风沙都抵挡不住,唯一的窗户也只能透进微弱的光。

不省心的弟弟们,嗷嗷待哺的自己的孩子,以及马虎家的幼崽(马虎妈妈跑了,爸爸没了),全都指望着她这个“大人”。

她做不了什么活,只能叠一些手工维持生存,土屋角落里堆放着的,是她的口粮:洋芋。

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因孩子们拦路抢劫找上门时,正碰上她的屋子里慌忙跑出去一个被弟弟说“总来欺负姐姐”的男人。

而她,躺在床上,看到来人紧张地喝水,眼神中带着怯意。

“只要你不为难娃娃,钱,我想办法还你。”

强装镇定地支走弟弟们,说完这些话后,苏木的姐姐有一个躺下的动作,让观众很难不多想。

她能怎样还钱呢?

那样穷的家,最苦的就是她。

生得漂亮却没有大人保护,弟弟们年纪还小也不懂事。

她的身体,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是一朵娇花,又或许,是她们一大家子,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成为的,被迫赚粮的工具。

王宝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观众也不愿细想。

姐姐的眼神很亮,隐约还能看出稚气。

如若不是生在大山,如若有疼爱她的父母,如若她是城里孩子,她会过上怎样的日子?不说多么富足,至少,会被宠成小公主。

她该是还在校园里,羞涩地接受喜欢男生的示好。

就像,她的饰演者张祎曈一样。

可她生在大山。

于是年纪轻轻生娃,没有医疗条件,也没有钱,只能接受大出血后捡回一条命,瘫在土屋里挨过一天又一天的境遇。

《八角笼中》的演员表,几乎所有重要角色都有名字,比如,说“风扇像龙王一样会起风”的孩子,他叫苏小步。

而苏木的姐姐,这个最出挑的女性角色,却只有“苏木姐姐”的称呼。

她没有被安排名字。

因为,大山里的女孩子,很难拥有“姓名”。

可能,在大山里的女孩子,小时候也会有类似“大丫”、“二丫”、“囡囡”之类的昵称。

可长大后,她们会嫁人生子,会劳作一生,会是姐姐、姨姨、妈妈......唯独,不是自己。

走不出大山的女孩子,可预见的困在自己的人生角色。

她们的名字不重要。

在电影的最后,因为苏木等弟弟们的成功,姐姐完成了自己最大的梦想:走出那个她以为会一辈子瘫在那里的村子。

但她依旧会做着手工贴补家用,继续着她奉献的一生。

她是幸运的,有爱自己的弟弟,有向腾辉给了弟弟们一条出路。

但大山里,无数不幸的姐姐,正重复不幸的人生。

王宝强在拍《八角笼中》时,镜头扫向女性角色,手法无比温柔。

可温柔刀,也刀刀割人命。

把玻璃渣藏在美好之下,隐晦地表达,深深的震撼。

除了苏木姐姐,电影中其他女性角色的出现,也引人深思。

比如小女孩被送去学格斗的场景,没有诸如“女孩不能打拳”、“男女平等”等可以掀起社会议题的台词。

王宝强只是让自己的角色(向腾辉)点点头,便领着家长办入学手续。

他身体力行,什么叫真正的平等,真正的不带有色眼镜看女性。

电影上映后,他还与我国女性格斗冠军张伟丽连线,强调不要因外界言语放弃自己的梦想。

另一女性角色,是女记者兼主持人,由李梦饰演。

提问时犀利傲气,有咄咄逼人之感。

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那些未曾了解事件全貌,从未经历底层生活,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质疑《八角笼中》原型恩波老师利用大山孩子练格斗牟利的人群。

李梦这个角色,光鲜亮丽,看着“不食人间烟火”,略带讽刺意味。

但也是她,给了腾辉俱乐部发言的窗口,给了向腾辉翻盘的机会。

六年时间筹备,《唐探3》后再没接戏,多次进山,一个个孩子聊,直到找到最适合的小演员,拉不到投资人就掏空自己腰包,再掏陈思诚腰包。

王宝强说他砸锅卖铁,拼尽全力,必须拍好,欠观众一部好电影,再也输不起。

如今看来,他没说谎,电影上映,无数细节,越挖越能感觉到他的真诚和用心。

这一次,可以给王宝强的导演,一个优秀的评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cherry.com/afhpz/40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