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的新作《八角笼》通过“八角笼”这个富有隐喻意味的空间隐晦地探讨了人生的困境与出路。作为一种极具规模的中国传统格斗场地,“八角笼”象征着拳拳到肉的力量对决。但在王宝强笔下,“八角笼”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隐喻,代表人生现实中看不见的种种“枷锁”。在这幅隐喻画卷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拳脚的粗暴碰撞,而是生命个体在这隐形的“八角笼”中如何觅得突围的出口。
不同于传统格斗场中的肉体对决,王宝强要讲的不再是拳脚之力。他要回答的问题是:当生命陷入一隅,四面楚歌,该如何发掘内心的光明——那些理性与情感的力量——正视透明的现实“枷锁”,打开自己心中的“八角笼”之门?面对人世间种种看不见的限制与对抗,我们需要觉醒生命中最本真的部分,拥有怎样的视角与胸怀,才能在这方寸之地转危为安,寻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八角笼》带观众审视生命难以视而不见的困境,同时也指引着打开困境之门的钥匙。当故事的主人公们在各自方寸之地奋力一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脆弱,更是人心最深处不可磨灭的光明。这也许是王宝强通过这个意象空间要传达给观众的讯息:生命的出口从未封死,内心的力量永远是敲开生命“八角笼”的唯一钥匙。
《八角笼》讲述了一个过气格斗运动员向腾辉意外收留一群野孩子,教他们练习搏击并靠此维生。影片通过两个方向的拯救——向腾辉拯救了这群孩子,而这群孩子也拯救了向腾辉,让观众见证人性的光明面。
向腾辉是一个典型的哪吒人物,天生具有正义感与同情心,却因为种种不幸的遭遇变成了社会边缘人。然而,一群同样出身不幸的孩子让向腾辉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使命——拯救他们,让孩子们远离黑暗,重拾希望。向腾辉教会孩子们不仅是格斗技巧,更是正直善良的人生价值观。他让孩子们明白,命运可以改变,出身并不决定未来。
这群来历不明的野孩子,成了向腾辉生命中无法预料却又意料之中的礼物。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求生的本能以及对好的追求,让向腾辉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也让生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向腾辉明白,他的价值不仅在于回顾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更在于将梦想传递给这些孩子,让孩子们有机会去实现。这也许是生命最高形式的价值——成为别人生命中无法替代的角色。
影片后半段围绕向腾辉这个灰色人物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何谓伟大?向腾辉的做法并不合乎常规,但他发自真心帮助和拯救了孩子们,让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也许行走在灰色地带,但对孩子们而言却如同天使,带来上天之光。这让我们审视,真正伟大之人,在于其内心之光远胜于外在行为。向腾辉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教会孩子们生命的力量,这也是生命价值最高形式的体现。
王宝强在片中扮演向腾辉,表现出色。从青年时期的迷茫到中年时期的沉静,王宝强通过微妙的表演带出了这个人物内心的变迁。向腾辉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人物,同时带有理想主义情怀。王宝强将这两种品质表现得恰到好处......向腾辉的形象也体现了王宝强自己的理想:作为从社会底层逆袭而来的演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用影片讲述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这在片场是难能可贵的。
《八角笼》之所以让人感动,在于它通过向腾辉和野孩子的故事,讲述了人性光明面远胜于罪孽的主题。当我们看到向腾辉如何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文明之火和生命之光代代相传时,深感人性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这也许是王宝强想向观众传达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改变他人生命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存在的最高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