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登州博物馆之行

从八仙过海景区出来后,乘坐三轮车到蓬莱阁西门下,车费7元。

下车后首先进登州博物馆参观。

登州博物馆通过文物、模型、照片、版图的陈列,全面、客观的展示了蓬莱地方史、蓬莱水下与陆上历史文物、蓬莱水城发展史及蓬莱历史名人与革命传统史。

登州博物馆由序厅、古城遗韵厅、千年古港厅、海防重镇厅、文物精华厅、名人故里厅六个陈列厅组成。

馆内陈列文物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45件。

登州博物馆参观完登州博物馆,从蓬莱水城也就是登州古城的西门(也叫做蓬莱阁景区正门)进入水城内。

蓬莱水城周长十一华里,呈方形,面积八平方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两丈,外层砖石,内层泥土,城门四座,东门宜春门(亦称春生门),南门朝天门(亦称振扬门),西门迎恩门,北门镇海门。

蓬莱水城内风光进蓬莱水城里面,直接向南行走米左右,就来到登州古船博物馆。

登州古船博物馆坐北朝南,年建,为仿古园林式建筑,专门展出蓬莱一带从海里打捞出的古船。

馆内设3个展厅:一展厅置蓬莱水城(古登州港)沙盘和两方PVC显示板,显示板分别显示“登州港古代海内外交通图”和“登州港变迁图”。

二展厅展出年小海清淤时出土的元代古战船、宋元两代的石碇木碇、明代紫檀木舵杆和古代各类铁锚。

三展厅展出小海出土文物79件和明代八年铸造的铜炮两尊。

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2件,是国内第二个陈列古船的专题性博物馆。

登州古船博物馆参观完登州古船博物馆,继续向前行走20米左右就来到三官庙。

三官庙始建于公元年,清朝中后期遭到毁坏。

年开始在原址复建,为两进式院落,由山门、钟鼓楼、三官殿和南北配殿、玉皇殿、文昌殿、财神殿组成。

三官庙也叫三元庙,是供奉道家尊神“三官”的地方。

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

蓬莱水城风景从三官庙出来后,沿城墙往东行走米左右,来到蓬莱水城南门振扬门。

振扬门为蓬莱水城南门,坐北朝南,建于明洪武九年,门楼久圯,仅存门洞。

年修复,门洞拱顶,宽3米,高53米,进深米,门洞上方嵌“振扬门”匾额,字为吴作人手笔。

门楼为两层阁楼,外观三层飞檐(俗称“三滴水”),屋面开山,覆琉璃瓦,脊置六兽,檐角下系风铃,门楼四周为明廊,一层底面与城墙齐高,南北明廊外侧为城堞,二层重檐,明廊柱间有木栏环绕。

振扬门两侧各修复城墙约50米,门前建有平方米广场。

沿城墙往东行走,来到蓬莱水城南门振扬门。

振扬门从振扬门往北行走50米左右就来到水师府(亦称备倭都司府)。

水师府为中轴对称二进式仿古建筑,座北朝南分布,建筑面积平方米。

大门南向,正对振扬门,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四柱斗拱飞檐碑亭,亭内分别立“忠”、“孝”字碑,二字相向。

碑高皆三米,碑背分别刻戚继光生平和戚景通(继光父)生平。

水师府为二进式院落,每进有正厅和东西厢房各一,且有回廊相连结。

正厅、厢房皆单檐,琉璃瓦覆面,脊置六兽,皆有前明廊连于回廊。

正厅屋面开山,厢房屋面歇山。

现辟为戚继光纪念馆。

水师府参观完水师府,一直往北行走,依次游玩了揽月亭、太平楼、东炮台。

在转向西行,通过灯灜桥。

然后到达蓬莱阁门口的人间仙境坊丹崖仙境坊。

远处的八仙过海景区。

人间仙境坊蓬莱阁是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仙岛,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更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

远远望去,风格独具而浑然天成的古建筑群,有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等。

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

蓬莱阁创建于宋嘉祐六年,明万历十七年巡抚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使其大具规模,后又得以多次修缮。

蓬莱阁自古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历来是道教炼士修真之境。

蓬莱阁游玩顺序是:弥陀寺人间仙境坊丹崖仙境坊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碧海丹心石刻三清殿吕祖殿观澜亭普照楼宾日楼苏公祠卧碑亭避风亭蓬莱阁主楼从索道门出。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

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敖广。

蓬莱阁古建筑群龙王宫。

蓬莱阁古建筑群。

大戏楼,为木石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

一层有南北通道,二层半部为戏台,半部为演员活动处。

戏楼上一副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的长联。

蓬莱阁古建筑群大戏楼。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

妈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航海保护神,更重要的是妈祖信仰已经成为海外华人民族认同的精神力量。

蓬莱阁古建筑群天后宫。

蓬莱阁古建筑群。

吕祖殿是清朝光绪三年,知府贾瑚、总兵王正起所建,祀奉八仙之首吕洞宾。

蓬莱阁古建筑群吕祖殿。

普照楼,也叫灯楼。

最初是清代同治七年修建的,是为夜间行船用的航标灯塔。

田横山灯塔启用后,其导航功能便失去了。

蓬莱阁古建筑群普照楼。

百姓感激苏东坡,便于明代戊寅年建祠纪念。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

蓬莱阁古建筑群苏公祠。

卧碑亭是以这块别致的石碑而得名,经专家鉴定,这块卧碑是北宋大文学家宋东坡的手迹,因而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前来观赏品味。

蓬莱阁古建筑群卧碑亭。

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纪念邮票一套,蓬莱阁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列为四大名楼。

蓬莱阁古建筑群蓬莱阁。

宾日楼建于宋代。

它是八角双层十六柱木质结构建筑,面临大海。

登楼远望,视野开阔,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莱阁古建筑群普照楼和宾日楼。

蓬莱阁古建筑群。

上清宫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明隆庆年间重修过,是供奉道教最高天神的地方。

蓬莱阁古建筑群上清宫。

蓬莱阁古建筑群。

胡仙堂建于明代。

门上的楹联为“入深山修心养性,出古洞得道成仙”。

这三尊塑像,中间为胡仙,身边是他的两位药童,一位手拿灵芝,一位手拿葫芦。

蓬莱阁古建筑群胡仙堂。

蓬莱阁索道门出口。

参观完蓬莱阁,从蓬莱阁索道门出口去处,往西北方向步行。

(也可以不出索道门,直接乘坐缆车到达田横山。

另外原来有一条田横栈道,就是沿着海岸线的栈道,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旁边是悬崖峭壁,非常值得走走,可是我去的时候没有开放,据说是有些地方的栈道坍塌了。

)田横山在蓬莱阁景区的西边,田横山主要有中国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很多游客游完蓬莱阁就掉头而去实在有点可惜。

田横山上看到的蓬莱阁。

田横山上看到的海景。

田横山上看到的海景。

田横山上有灯塔,山上的灯塔与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海与渤海的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

田横山上的黄海、渤海分界线标志。

前面就是黄海、渤海分界线。

田横山合海亭。

下午16:30左右来到田横山灯塔,灯塔的下面就是蓬莱港码头。

为了能看到日落,我一个人坐在灯塔边,一直等到17:40左右,由如天上的云层较厚,还是没能看到日落,有点遗憾。

长岛来的轮船正在进港。

夕阳的余辉,映红了海港。

田横山公园。

出田横山公园,靠右手边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向蓬莱码头。

沿小路下到山下,回到宾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cherry.com/afhpz/27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