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城市向西
亮出会展文旅新名片
从高空俯瞰在建的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如同八角湾荡起的巨浪,冲出一枚“银贝”,夺目耀眼。
城市向西,最大、最先进的会展中心正在崛起。
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北京中路以东、南昌大街以南、规划海滨路以西、贵阳大街以北,占地.2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放眼开发区,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是八角中央创新区的主要建设项目之一。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聘请国际一流设计团队英国阿特金斯担纲设计,布局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区、会展文旅区三大板块。按照“一年完成规划、三年拉开框架、五年初具形象”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力争实现“三个三”引才目标,即集聚博士等高端人才人以上、研究生0人以上、本专科生00人以上。
放眼全市,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填补了城市西部没有会展中心、文化中心等多个空白。会展中心会展区分为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室内共设有8个展厅,总展位个,由双首层五加三展厅的标准单元构成,利用场地自然高差巧妙地使8个展厅都能实现地面平进,每个展厅均拥有独立的物流及人流通道;室外展厅面积约3.3万平方米,可为各类会展活动提供展览空间。会议区共4层,根据需求设有不同规模的会议室共计30个,总计可容纳余人,可承接各类会议、宴会、论坛讲座、企业年会等大型室内活动。配套商业部分主要为室内商业街,为会展活动及会议提供配套服务。“正因为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西的重要性,我们从项目方案设计开始,就锚定了精品工程的目标。”建设单位业达城市发展集团张伟介绍说,项目方案由美国著名设计公司AECOM根据第五代会展综合体定位设计,以“城岸云浪·海上银贝”为设计理念,将烟台的碧海与蓝天相接,海浪与白云相交融,再融入轻盈的银贝,最终演化出建筑结构与造型相互统一、结构清晰的,集会展区、会议区和配套商业区为一体的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此外,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整体设计采用环保先进的建筑技术及智能系统,配备有智能停车技术的室内外停车位余个;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和平方米的配套厨房可为参展商、会议等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美食享受。
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烟台最大的会展中心,烟台黄金滨海岸线上的新地标和烟台会展文旅的新名片。
02
攻坚克难
捧出最美“云浪·银贝”
“云浪·银贝”造型精美,施工难度也不言而喻。“在施工过程中,参建的各方始终全力配合,攻坚克难。”项目总承包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技术总工汪龙飞深有感触,项目在此之前已经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
项目建设的难度,从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工程的数个“烟台之最”可见一斑——总用钢量达6.5万吨,相当于9座埃菲尔铁塔,43个“城市之门”烟台火车站用钢量,金属屋面面积达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0.06万平方米,建筑层高最高点73.5米,其中展厅面积约0.5万平方米。
会展中心方案以“城岸云浪·海上银贝”为设计理念,走进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个银贝造型的建筑,从哪个面看上去,都是多面双曲组成的屋面,而这曲线,是由数以万计的直线的钢结构桁架拼出来的。“比如,钢结构的大跨度拼装,整个厂区结构最大跨度达66.7米,这么大跨度的钢结构施工时,如何拼装、吊装、穿插土建施工作业,如何满足施工安全、施工质量要求,同时减小钢结构施工变形对结构的影响是一门学问。”汪龙飞说道。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大量利用装配式建筑材料、钢结构模块化拼装、超长大体积预应力结构、高大模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国内外高精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项目总承包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股份公司位列全国建筑业第一梯队,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是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挺进烟台建筑市场的“处女作”。“我们从中标那天起,就决心将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烟台的建筑标杆。”项目负责人踌躇满志。
建设过程中,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上得以应用。据介绍,建设新技术运用包括国家住建部版认定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35个小项:地基和地下空间的“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类的6项;模板脚手架的“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技术”;装配型混凝土结构技术中的2项;钢结构技术的9项;机电安装工程的5项;绿色施工的7项;防水技术与围堵结构节能中的4项……正是各方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将最美的“云浪·银贝”送到市民眼前。
03
全力以赴
加速迈向“最好”
在施工项目的制高点瞭望,放眼望去,工地热火朝天,机器轰鸣。从一片荒地,变成今天的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云浪”造型的“银贝”雏形,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会展中心基础部分工程桩近根,仅用30天完成;支护桩约根,平均桩长26米,仅60天完成;5万平米的地下室主体不到三个月全部完成;会展中心钢结构约计6.5万吨的体量,仅用五个月就施工至整体钢含量的80%以上……“用日新月异这个词形容毫不过分。”监理单位总监徐培江介绍说。“加速度”的背后,是多名工人的辛苦付出,是参建各方的全力以赴。“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么大体量的国际会展中心正常施工需要三至五年,而该项目工期仅有20个月,其中还包含3个月的设计周期。”业达城市发展集团张伟介绍说,施工时间紧,但各环节仍需严把质量、安全关,务必精益求精。“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张伟说。针对一期基坑支护工程“地质复杂、工序多样、超深支护、标准严格”的特点,总承包单位组织调集23台大型设备,疫情期间专车接送施工人员,高峰时段人全员作业,在52天工期内高质量完成进度,保证了5月各方材料进场,建设者齐聚,专家现场、视频指导双管齐下,项目建设由此全面展开。考验项目建设的,不仅是内部管理,还有外部协调。会展中心启动建设以来,面对体量大、结构复杂、工期紧等难题,项目各参建单位积极优化人员、科学协调、相互配合。青建集团股份公司秉持“技术先行、样板领路、过程精品、每建必优”的质量理念,现场建样板展示区、施工过程样板领路,每周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充分发挥无人机航拍的优势,借助影像与计划进度对比标注,进度推进有条不紊;BIM全程运用,智慧工地特色尽显。工地模型中特别凸显错台标高位置,以更直观地发现问题,提前进行优化。智慧工地实时采集现场数据,第一时间掌握施工进度状况;先期进度规划。对各标段提前进行工序分解,做出典型界面的绝对工期,与实时工期对比,以压缩工期提高效率……锚定行业“最好”,凭借一流的定位与设计、一流的组织与管理、一流的技术与质量、一流的理念与运营,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正加速成长为行业里程碑、烟台新地标。点亮右下“在看”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