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湾畔听贸声自贸产业点燃强劲发展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发展遇上自贸战略,碰撞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挂牌两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发展为先导,以产业培育为支撑,全力构筑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思路、新跨越、新成绩谱写改革前行的新篇章。

换档升级:

产业数字化实现新突破

在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个实现5G基站全覆盖,入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示范项目,成为全省首批6个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之一……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上,烟台片区选择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这条“高速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逐步成为主旋律。

推动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烟台片区依托全省首家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服务商的平台和人才资源,向有需求的企业定向推送降本增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为片区企业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等精准服务。借力智能化技改新模式,与80多家企业一道,加速释放“5G+云+AI”等新经济发展动能,推动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治理和外部的产业链协同,整体提高企业综合效率10%以上,推动创新元素在产业末端实现高效转化。

今年3月,全国首个8K城市宣传片《寻梦八角湾》惊艳亮相。那一帧帧色彩艳丽、质感细腻、光影变幻的画面,展现出一个全新8K视界的自贸烟台。随着全国首个夏普超高清产业研究院的引入,英寸8K超高清电视也在烟台片区首发亮相。聚焦“8K+5G”新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烟台片区与多家知名央企、国企和独角兽企业,以及国内知名院校共同“牵手”,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高清视频产业科研平台与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数据见证发展质效。两年来,在烟台片区,腾讯、华为、紫光等龙头企业聚集优势渐显,正着力创建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基地和“企业总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聚集区。眼下,自贸机遇下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片区累计入驻企业2.8万家、世界强企业家,新增外资企业多家、外贸企业多家,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2%,外贸进出口增长88%。

特色突出:

打造多元产业增长极

多公里绵长海岸线,1.3万平方公里“蔚蓝国土”,八角湾畔的烟台片区,蕴藏着向海图强的梦想。聚焦海洋发展新领域,烟台片区塑造“八角湾”品牌,高标准打造国际海工创新城、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海洋特色产业,打造更加特色化、首位度的蓝色地域标识。

“烟台片区的海洋经济重点以海工装备为主,我们将发挥以往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拓展‘海工+’新模式,发展‘海工+渔服’‘海工+文旅’等新业态,不断延伸拓展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烟台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探索海工装备与海洋牧场试点融合,投资亿元推进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现已有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下海,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呼之欲出。

在生物医药产业板块,烟台片区同样大放异彩。今年不足半年时间,2款世界级ADC新药获批上市,荣昌生物与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达成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收入总额高达26亿美元,维迪西妥单抗创单药海外授权新纪录;东诚药业类肝素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签约,持续加快原料药研发步伐。作为烟台片区重点培育的五大先进制造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现已形成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结构,依次布局了荣昌生物医药园、东诚生物医药园、普罗吉生物医药园、新时代健康产业园等园区,通过特色“园中园”模式,实现大小园区互动联合、错位竞争、集群发展。

瞄准建设“国际生物药谷”,目前,烟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家,拥有上市公司4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涌现出荣昌制药、东诚药业、先声生物、正海生物、普罗吉等一批骨干企业,获批及在研的国家一类新药和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累计达到95个。

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昂科威Plus新车上市、山东宝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的首款样车高光亮相,汽车产业在这里迸发出蓬勃脉动;集聚万华化学、泰和新材、中节能万润、正海磁材等龙头企业,新材料产业在这里阔步前行……聚焦产业发展新趋势,烟台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打造更加现代化、高端化的多元经济增长极。

辐射带动:

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

立足战略功能定位和地方发展特色,作为创新和开放高地的烟台自贸片区,发挥自贸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八大中心,明确了片区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更激发出区域经济新活力。

先进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先进制造产业中心集中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五大优势产业,其中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入选全国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落户京东云计算、烟台港供应链物流等多家总部贸易企业的国际贸易中心,则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新业态,培育服务贸易新模式,新增进出口近亿元。

面向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区域金融中心累计设立金融机构多家,其中自贸专营机构12个,各类基金多支、总规模1多亿元。商事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成立以自贸区命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市25%以上,全省个事项可实现“互办通办”。年内建成的国际会展文旅中心,将成为以自由贸易为原则、商品服务交易为中心的自贸名片。

加速创新资源汇聚,国际科创合作中心里,中韩、中加、中俄等海外离岸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清华力合烟台创新中心等重量级科创平台集中落地。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俄海洋技术创新中心等20个项目入驻海洋经济创新中心。为了让人才能安心留下,潜心工作,烟台片区于去年12月正式启用国际人才港,现已入驻各类机构20家,跻身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区域寻求人力资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首选地和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输出地。

产业质量提升,发展动能澎湃。随着时间车轮的徐徐转动,烟台自贸片区越来越让人惊叹其神奇变化:新的企业不断入驻、新的产业增长点不断涌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使命在肩,烟台片区正以昂扬姿态阔步向前,奋力走向全国自贸区的发展前列。

记者:邱晰|编辑:李婷|审核:郭传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cherry.com/afhzz/1155.html

当前时间: